戊戌年榴月夜半
- 南途
- baziwang
- 2025-05-22 12:57:00
农历五月初二的子时,夏虫在草叶间窸窣作响。戊戌年的天干地支裹着闷热,将戌狗年的燥气悄悄渗入地脉。值此时辰,北斗七星柄指南天,二十八宿中的井木犴正悬在离位,暗合《开元占经》里"夏火旺而木相"的星象格局。夜观天时的老人常说,这种星阵最宜静思忌动,偏偏蛙鸣蝉噪搅得人心烦。
铜壶滴漏的刻度指向三更,月光被云翳遮得忽明忽暗。农书里记载的五月初称作"毒月",湿邪之气最易侵体。这时候熬艾草的老方子派上用场,讲究人家会把晒干的艾叶塞进香囊,用朱砂在黄麻布上画个简易的八卦图。哎,这时候啊,连井水都带着三分温乎气,打水人总得在桶里扔片竹叶镇着。
翻过黄历的纸页,五月初二宜祭祀、忌动土。可乡野间偏有人趁着夜色挖沟渠,铁锹碰着碎石的响动惊飞了树上的夜枭。按《协纪辨方》的说法,戌年午月犯土煞的方位在西南坤位,偏巧那户人家院里的老槐树去年被雷劈断了枝桠。村头算卦的瞎子昨儿还念叨,说听见地脉里有闷雷滚动。
子时的露水凝在竹筛上,占星家用观天镜瞧着荧惑星的轨迹。三垣四象的排布里,太微垣东南角有颗客星忽隐忽现。古星图里管这叫"天冲",《乙巳占》里写得明白:"客星犯太微,主兵戈将起"。不过现在哪来的兵戈?倒是后山竹林里的野猪闹得凶,拱坏了好几处菜畦。
更夫敲着梆子绕过祠堂,香炉里的线香还剩半寸。值夜的老道士在蒲团上打盹,案头的《云笈七签》翻到"摄养月令篇",正说到五月要"节嗜欲,定心气"。供桌上的签筒突然晃了下,三支竹签掉出来——两支凶,一支平。守夜人嘟囔着捡起来,顺手往香灰里插了根桃木钉。
河湾芦苇丛闪过几点流萤,渔火在远处忽明忽灭。撑船人收起网兜时,捞起块刻着卦象的残碑。乾上坎下,讼卦的象辞隐约可辨。这要搁在平时得送去祠堂供着,眼下却随手扔回水里,惊散一池星斗。
鸡鸣前的黑暗最是浓稠,瓦当上的露珠滚落檐角。灶膛里的余烬泛着暗红,守夜人裹紧麻布衫。五更天的梆子还没响,东南方地平线已透出蟹壳青。井台上的青苔吸饱夜露,湿漉漉映着将褪的残星。